近日,“鞍山這十年”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了我市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部署、重要舉措和積極成果。那么,作為民生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市醫療保障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本期“醫保熱點”專欄就跟大家聊一聊這個話題。
醫療保障是我們國家社會保障制度體系中的重要一環,是事關人民群眾健康福祉的重大民生工程。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市不斷建立和完善以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為主體框架,以職工大額醫療補助和城鄉居民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為有效輔助的基本醫療保障制度,一個“廣覆蓋、;、多層次、可持續”的社會醫療保障體系已基本健全并日趨成熟。
這十年,職工醫保制度不斷完善。我市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加劇的現實壓力,特別是針對鞍山作為傳統老工業基地的實際情況,克服重重困難,對全市困難企業職工和國有破產企業、集體困難企業退休人員實行傾斜政策,保障了這部分特殊困難群體的基本醫保待遇,同時有效解決了以鞍鋼附企為代表的廠辦大集體改革職工及退休人員的醫保接續問題和國企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問題。“十三五”期間,全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全口徑參保人數穩定在100萬人左右,在職職工住院報銷比例視醫療機構等級不同分別達到75%、80%、82%、85%(退休人員增加5個百分點),基金收支狀況盡管由于“撫養比”嚴重失衡的困境面臨較大壓力,但總體上保持了收支平衡、平穩運行。
這十年,城鄉居民醫保制度涅磐重生。完成原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整合,建立起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和大病保險制度,實現了覆蓋范圍、籌資標準、保障待遇、醫保目錄、定點管理和基金管理“六統一”,特別是針對特困人員(含孤兒和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低保對象、低收入家庭成員、返貧致貧人口和監測幫扶對象以及其他監測范圍內人口,建立起以基本醫療保險為根本、以大病保險為補充、以醫療救助來托底的“三重保障”體系,有效緩解了這部分特殊困難群體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問題,廣大城鄉居民的整體醫療保障待遇水平得到顯著提升!笆濉逼陂g,我市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全口徑參保人數保持在200萬人左右,住院報銷比例視醫療機構等級不同分別達到65%、70%、80%,基金收支狀況良好,保持平穩、健康運行。
這十年,我市積極推進城鎮職工醫保、城鄉居民醫保和生育保險的市級統籌工作,改變了以往由于統籌層次較低而造成的本市行政轄區內各單獨統籌區政策不統一、待遇差距大和基金運行風險大等問題,全市醫保待遇政策、基金管理實現統一,基金池進一步做大,也進一步提高了醫;鸬目癸L險支付保障能力。完成生育保險與城鎮基本職工醫療保險的合并實施,實現了“兩險”參保同步登記、征繳管理一致、基金合并運行、監督管理統一、經辦服務和信息管理一體化,生育保險支付范圍進一步擴大,保障能力進一步增強。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DRG付費方式穩步推進、全面鋪開,基金使用效率進一步提升。啟動開展藥品集采及醫藥服務價格調整工作,組織全市公立醫療機構參與國家藥品(耗材)集采和省際聯盟集中招采,諸多常用必需藥品和高值醫用耗材降價幅度明顯,百姓直接受益;建立高值藥品的供應保障“雙通道”,有效減輕了患者的醫藥負擔。加強醫;鸨O管,持續開展打擊欺詐騙;顒,通過政策宣傳與協議處罰相結合、日常監管與專項治理相結合、發揮醫保部門基金監管主體作用與聘請第三方監管隊伍參與監管相結合,不斷創新醫;鸨O管方式和手段。2019年,我市被國家醫療保障局確定為全國醫;鸨O管方式創新試點城市。
新冠疫情發生以來,我市各級醫保部門踐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宗旨,堅決落實國家醫保局提出的“確;颊卟灰蛸M用問題得不到及時救治,確保定點醫療機構不因醫?傤~預算管理規定影響救治”的要求,綜合施策,多措并舉,從臨時性擴大醫保支付范圍,到向定點救治醫療機構預付周轉金;從優化異地就醫結算服務,到對慢性病患者實行“長處方”報銷政策;從及時提供相關治療藥品供應,到對確診和疑似患者開通轉診“綠色通道”;從大力推行“網上辦”、“電話辦”、“郵寄辦”等不見面辦理方式,到對企業實行階段性“減半征收”政策和緩繳政策;從全力保障疫苗接種,到及時下調核酸檢測費用,打出了一套“組合拳”,為打贏新冠疫情阻擊戰和做好常態化防控工作貢獻醫保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