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節前后,來心理科就診的患者中焦慮者明顯增多,且由心血管內科、消化內科、神經內科等科室轉診來的或住院患者因伴發焦慮癥狀請心理科會診的例數也比平日里明顯增多。這些患者當中,無論是以心血管癥狀為主、消化系統癥狀為主,還是神經內科的癥狀為主,都或輕或重的有心慌、心悸的感覺,多數還伴有不同程度的失眠、出汗、身體乏力等癥狀。
大多數這類患者的軀體檢查沒有明顯異常,或檢查結果不能解釋癥狀的嚴重程度。有的患者得知自己的身體檢查無異常后,心會慢慢放下來;而有些患者仍然覺得自己是身體出了問題,甚至反復檢查肺部CT及心肌酶譜等,盡管每次檢查結果都沒有異常。有經驗的醫生很快就會意識到這些患者可能是因為心理原因帶來的軀體反應。
是的,在心理科問診的過程中了解到,他們軀體癥狀的背后是有一些情緒在起作用,多數人表現出的是焦慮情緒,而焦慮的背后還有更深層次的情緒,這些情緒中首當其沖的往往是恐懼,用他們大多數人的話來說:“不是擔心死,而是擔心好不了,遭罪!薄皳摹焙汀翱謶帧庇邢嗨频囊馑,但“擔心”更接近于“焦慮”。有時候,人們不愿意直面恐懼,這并不是有意的,而更多的是下意識的。因此,意識層面上,人們能夠意識到有焦慮情緒,而深層次的恐懼等情緒往往被壓到潛意識里去了,很難被人們所意識到。


這次大范圍的疫情,就像一個巨大的擾動波,侵襲著每個人的身體,也侵擾著每個人的心靈。身體反應因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同有著不同的癥狀反應,心理反應也因每個人的心理狀況不同而反應各異。而且,心身是交互作用的,當然,還交互著社會性的因素。因所處環境的不同,人生閱歷的不同,對疫情相關事務的理解和對待不同,以及資源的不同,疫情對每個人帶來的影響也會有所不同。
大多數人在個人智慧和社會支持系統的作用下,比較順利地度過了這個不同尋常的時期。而有一些人仍然處在紊亂的狀態之中,尤其是在心理層面上。心身是相輔相成的,很多人身體檢查沒有異常卻仍然有軀體癥狀的原因,可能是心理原因所致。有時候,重大生活事件及應激性事件容易撩開過往經歷中已經包裹好的心理創傷的蓋頭。
如果陽康后仍然有心慌、失眠等癥狀,在排除生理疾病的同時,要注意檢查有無心理層面的問題,并及時進行矯治,做到身心同治,盡快恢復健康;蛟S,這還是一個徹底療愈過往心理創傷的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