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鞍鋼總醫院心外科順利為一名冠心病患者進行了左側開胸微創小切口搭橋手術。


該患者為57歲男性,1年前無明顯誘因出現胸痛及胸悶癥狀,陣發性發作,于活動后加重,休息后可緩解。多次求助我院智慧互聯網心外科進行問診,在心外科醫生的建議下患者決定住院治療。
該患者術前造影顯示:前降支近端完全閉塞,回旋支輕度狹窄,右冠原有支架內通暢,遠端血管輕度狹窄。術前與心臟外科著名專家-上海東方醫院副院長萬峰教授進行遠程會診,決定為患者施行前降支微創小切口搭橋手術。術中全身麻醉后,單肺通氣,采用左前外側橫切口6cm,微創器械撐開肋間進胸,游離左側乳內動脈,顯露前降支并用心臟穩定器固定搭橋靶血管位置,用7-0Prolene滑線連續縫合將前降支和乳內動脈進行吻合,手術時間不到3小時,過程非常順利;颊呤中g當晚就脫離呼吸機,第二天轉回普通病房,由于創傷小,術后恢復極快,術后兩天已經可以下地自由活動。

本例手術是我院開展的第三例微創小切口搭橋手術。微創小切口冠脈搭橋術(MIDCABG),相比于傳統的冠脈搭橋手術,微創搭橋手術避免了傳統搭橋手術正中開胸的創傷,不必破壞胸骨完整性,且創傷小,出血少,手術后切口愈合恢復時間短,相應也免去了常規開胸切口胸骨哆開及減少了縱膈感染的風險。

以最小的創傷獲得最好的治療效果是所有外科領域追求的目標,心臟外科在微創領域也在蓬勃發展,對于前降支單支病變的患者,微創小切口搭橋手術尤為適合,另外對于一些外科手術和內科支架術均為高風險的冠心病患者,如嚴重左主干病變、全身器官功能不良、體質虛弱者,可以雜交技術,先由外科醫生完成心臟搭橋微創手術,用乳內動脈搭橋至冠狀動脈左前降支,3~7天后再由內科醫生對其余的冠狀動脈放置藥物支架,這樣既充分發揮了動脈橋血管和藥物支架遠期效果好的優點,體現了小切口手術和支架術的微創傷優點,既徹底改善心臟血供,又提高了治療過程的安全性。微創搭橋及瓣膜置換將會成為未來的主旋律,鞍鋼總醫院心血管病醫院心外科長期與國內著名心臟外科專家合作,為鞍山市民的心臟健康持續保駕護航!
|